使用各种波段的光可以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这种应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见光线和不可见光线防治疾病的方法被成为“光疗法”。常见的光疗包括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激光疗法等
红外线理疗法
1:红外线的波长为760nm~50μm,属不可见光。红外线的主要作用基础为热效应。红外线可分为两段,其一是长波红外线,波长1.5~15μm,又称远红外线。其二是短波红外线,波长760nm~1.5um,又称近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缓解肌痉挛,改善血运,止痛。例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肌腱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经炎、皮肤溃疡、挛缩的瘢痕等。禁忌症为高热患者、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及重症动脉硬化等。
2:红光的波长为(620-660nm),穿透深度:2-3mm(达真皮层),红光的主要作用基础为,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修复创面(如烧伤、溃疡、术后伤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皮肤红肿(痤疮、带状疱疹、皮炎)
淡化色斑,分解黑色素。 适用疾病:炎性痤疮、慢性溃疡、术后粘连、光老化、色斑等 3:蓝光的波长为(415-495nm),穿透深度:约1mm(表皮层) 蓝光的主要作用基础为,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皮脂分泌,抗炎退黄(如新生儿黄疸),适用疾病:轻中度痤疮、脂溢性皮炎、皮肤细菌感染。 4:黄光的波长为(590nm),穿透深度:0.5-2mm(真皮层) 黄光的主要作用基础为,降低皮肤敏感性,缓解血管扩张抑制黑色素生成,改善红斑, 适用疾病: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敏感肌修复、激光术后护理。 5:紫外理疗法 紫外线是光谱中位于紫光之外、波长小于紫光的不可见光线,其波长为400~180nm。光量子能量高,有明显的光化学效应。医用紫外线分为三段:①长波紫外线(400~320nm);②中波紫外线(320~250nm);③短波紫外线(250~180nm)。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线,但大气层几乎将短波紫外线吸收殆尽,故辐射到地面的只有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可靠人工光源获得。紫外线疗法广泛用于治疗内科、外科、神经精神系统、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 6:可见光理疗法 可见光能引起视网膜的光感,其波长为760~400nm,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线组成。可见光的疗法包括红光、蓝光、蓝紫光及多光谱疗法。可见光的治疗作用主要是热作用和光化学热效应。波长最长的红光穿透最深,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红光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有刺激作用。蓝光和紫光则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红光疗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术后组织粘连、压疮、关节炎、慢性肾炎、气管炎、神经炎等。蓝紫光疗法主要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面肌痉挛、急性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