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印刷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导电油墨的发展,各行业对电油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Cheng 团队首先以聚碳酸酯纤维为模板,采用多元醇合成了银纳米棒。其次,由三乙烯四胺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合成溶性单体(TGMA),再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酯化反应得到聚丙烯酸-无规甲基丙烯酸羟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AA-I-HEMA)-g-GMA),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采用水醇 UV 固化体系(TGMA:P(AA-I-HEMA)-g-GMA=1:1)和银纳米棒相结合备了 UV 导电油墨,该导电油墨可在 2-3s内快速固化,并且在较低温度 140℃下热理 30 min 即可获得导电性能,降低了导电涂层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便于印刷,可大提高生产效率。
385nm和405nm区别
在光固化3D打印中,385nm和405nm波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源与能量
385nm:通常使用UVLED或激光,能量较高。
405nm:多采用UVLED,能量相对较低。
二:树脂固化效果
·385nm:能量高,固化速度快,适合高精度打印。
·405nm:固化速度稍慢,但固化层更均匀。
三:打印精度
·385nm:穿深浅,适合高精度模型。
·405nm:穿深大,精度稍低,层间结合更好。
四:设备成本
·385nm:光源成本较高,设备价格更贵。
·405nm :光源成本较低,设备价格更实惠。
五:应用场景
·385nm: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领域,对透明料更友好。
·405nm:适合一般原型制作和教育等场景。
六:打印机
·385nm:适用于DLP。
·405nm:适合于LCD,对LCD屏相对友好。
七:安全性
·385nm:紫外线较强,需更多防护。
·405nm:相对安全,防护要求较低。
光固化3D打印中385nm与405nm波长是两种主流光源选择,其差异直接影响打印精度、材料适配性和成本。以下是核心区别及行业常见问题解答:
一、波长核心差异对比
维度 | 385nm波长 | 405nm波长 |
能量与穿透性 | 能量较高,穿透深度浅(适合薄层精密固化) | 能量较低,穿透深度大(适合厚层均匀固化) |
打印效果 | 固化速度快,精度高±20μm;透明树脂细节更清晰,低变黄。 | 固化均匀,层间结合力强;透明件易轻微发黄 |
设备成本 | 需专用LCD屏/COB灯珠,成本较高(如16K屏+菲涅尔透镜) | 技术成熟,千元设备可支持 |
材料兼容性 | 仅适配385nm波长树脂(不可混用405nm波长树脂) | 兼容通用树脂,部分柔性树脂(如邵氏硬度80A) |
1. 优先选385nm
o 精密透明件:珠宝原型、光学器件(穿透浅减少光散射)
o 工业高精度需求:微流控芯片、齿科模型(层厚可低至5μm)
o 多色创意设计:色彩还原度高,表面光滑
2. 优先选405nm
o 通用模型:手办、工业原型(厚层打印不易翘曲)
o 低成本批量生产:教育、DIY场景(设备价格低至千元)
o 柔性件打印:如TPU类树脂(邵氏硬度80A)
三、行业常见问题解答
Q1:波长选错会导致什么后果?
· 树脂不固化:385nm树脂在405nm机器上无法反应(波长不匹配)
· 精度下降:405nm打印透明件易出现光散射,边缘模糊
Q2:透明件发黄如何解决?
· 优化材料:选用低黄变树脂(如含TPO引发剂)
· 控制曝光:减少405nm的过量曝光(能量积累加剧黄变)
Q3:如何提升厚层打印成功率?
· 405nm+长曝光:利用高穿透性固化深层树脂(曝光时间增加30%)
· 分层固化策略:先固化边缘再填充内部(减少收缩应力)
Q4:设备升级建议?
· 高精度需求:选385nm+16K屏(如GK3 Pro,14*19μm像素)
· 低成本方案:405nm+宽带滤光片(树脂利用率提升20%)
四、进阶技术趋势
· 双波长协同固化:365nm(表层快速固化)+395nm(深层强化),提升效率30%210
· 智能滤光系统:动态匹配树脂吸收峰(如355nm/405nm带通滤光片减少杂光干扰)
提示:实际选择需结合成本预算、模型精度要求及树脂特性综合评估。例如透明珠宝原型首选385nm,而手办批量生产则倾向405nm方案。
总结:选择波长需根据树脂特性、打印精度及成品需求决定,385nm适合高透明/高强度应用,405nm则更通用且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