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监控应用专用灯珠
你最关心照明效果。LEDSMD灯珠的高光效确保在较低功耗下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亮度输出稳定,不会出现闪烁等问题,提供舒适的照明体验。
高速传输速率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即使在大型项目中也能保持画面的同步性和流畅度,无闪烁、无延迟。
SMD灯珠的寿命通常可达数万小时,远超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降低了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
可以发出多种颜色,通过控制不同颜色LED的比例,可以实现丰富的色彩变化,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此外,LED灯珠还可以进行调光,调节亮度,实现更精细的照明控制。
双色发光技术:3535IR+3000K色温的双色LED灯珠能够实现冷、暖光色的切换,这种特性在生物识别监控中尤为重要。不同的光色可以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果。例如,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光色来优化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生物识别的精度。 高光效和均匀发光:3535IR+3000K色温的双色LED灯珠采用先进的芯片封装技术,能够保证光效高、发光均匀。这在生物识别监控中非常重要,因为均匀的光照可以减少阴影和反光,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一致性,从而提升生物识别系统的性能。 防水、防
1. 提供均匀的照明 3535IR+3000K色温的LED灯珠可以通过混合红色和绿色光来提供均匀的照明,这有助于减少阴影和高光区域,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均匀的照明可以确保监控摄像头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捕捉到高质量的图像。 2. 调整色温和亮度 3535IR+3000K色温的LED灯珠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整色温和亮度。这种智能调节功能可以确保摄像头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获得最佳的照明效果,从而提高识别精度。 3. 增强对比度 通过调整红色和绿色光的比例,双色LED
波长差异:850nm和940nm代表了LED芯片激发出来的红外光的波长,两者都属于红外的光谱范围。 正向压降(VF):在相同的电流条件下,波长值越高,其正向压降VF值越低。例如,在20mA电流下,850nm LED的VF值约为1.35-1.55V,而940nm LED的VF值约为1.10-1.25V。 辐射强度与亮度:850nm LED的辐射强度大约是940nm LED的2-3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850nm LED的表现出来的红点颜色更亮,在不同的产品所以选择的波长(nm)也不一样 红
1夜视摄像头:850纳米红外LED可以用来制作夜视摄像头,便于监控设备在光线较暗或者全黑的情况下进行采集,以此提高夜间安防的效率和可靠性。 2红外传感器:850纳米红外LED也可以被用来制作红外传感器,便于探测周围物体的情况,实现灵敏的报警机制。 3照明效果:850nm红外灯珠能够产生较强的照明效果,使得夜视仪能够在较远距离拍摄到更清晰的图像。 4隐蔽性:虽然850nm波长较短,是肉眼能够察觉到的光线,但相比940nm红外灯,850nm红外灯珠在观察目标时被察觉到的几率会增加。
850nm的红外LED能看见红光是因为其发光峰值在850nm的红外波长,但在可见光区域也有少量的光线发出。 850nm的红外LED,指的是其发光峰值在850nm的红外波长,但是在可见光区域也有少量的光线发出,因此也能看见发出微弱的红光。实际上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是红外光。真正起作用的是红外线,红光只是提示作用,告诉你我有光射出来了。就像医院的紫外灯杀菌,旁边也一定有一个紫色的等,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个看起来没亮的灯(紫外灯是看不出来亮的),亮的那个只是告诉这里开着紫外,闲人不要靠近。紫外对人体很伤的。红外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大致在300GHz(30亿赫兹)到400THz(40万亿赫兹)之间。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是:1mm~750nm(真空中)。红外线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0.3THz~400THz的总称。它是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红外线的英文名是Infrared。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他将
随着安防需求的升级,生物识别监控系统需同时满足可见光环境下的高清成像与低光/夜间环境的红外识别。传统单色光源存在光谱覆盖不足、能耗高、体积笨重等问题,而(3535IR+3000K红外光组合)通过双波段协同工作,成为新一代生物识别摄像头的理想光源选择。
双光谱集成设计
高性能参数支撑
功率达2W,光效120lm/W,确保高亮度输出。
陶瓷支架材质(热阻≤5℃/W)保障散热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
120°广角发光,覆盖更大监控范围。
环境适应性
通过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设计,防尘防水,适用于户外恶劣环境。
工作电压范围宽(1.6-3.4V),兼容多种供电系统。
全天候人脸识别系统
白天使用暖白光增强色彩还原度,夜间切换850nm红外光捕捉面部细节。案例:机场安检通道的24小时身份核验。
静脉识别与活体检测
850nm红外光可穿透皮肤表层,采集手部静脉纹理,防止照片/视频欺骗。
智能家居安防
双色光源无缝切换,避免传统补光灯的眩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销售渠道:通过亚马逊、独立站等平台覆盖欧洲、东南亚、北美等高需求地区。
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使单颗灯珠价格降至1.5-6元区间,推动终端设备普及。
技术优化方向
开发多波段集成(如增加940nm抗干扰红外光)。
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至150lm/W以上,降低系统功耗。
智能化升级
与AI算法结合,实现光源强度/角度的自适应调节。
行业标准建设
建立生物识别专用光源的照度、均匀性检测规范。
3535红外IR+3000K双色LED灯珠通过技术创新,正在重塑生物识别监控的硬件基础。随着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场景的拓展,其“双模式协同+高环境适应性”的特性将释放更大潜力。未来需进一步整合光学设计、半导体工艺与AI技术,推动行业向更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专业团队随时为您提供详细的产品咨询和技术支持